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高峰论坛官方平台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方法指引和智慧滋养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3-11-14

近日,由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联合主办的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开幕式上,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指出,围绕“‘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理论研讨,全面理解“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内在机理、实现路径,深刻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特色,深入探索“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逻辑关联,将为新时代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理论智慧和实践参考。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谈到,“两个结合”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总体方法论意义,要提高站位、开拓视野,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主持。与会者就会议主题展开探讨交流。

  “两个结合”: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活力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在东基于“两个结合”的提出背景指出,“第二个结合”体现了世界性与普遍性、特殊性与民族性;“两个结合”是基于历史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符合实践需要的原创性理论;“两个结合”经历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史,是对时代诉求的及时回应;“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中提出的,必须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在不断更新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发展实践。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左亚文从结合方式的创新和结合成果的创新两个维度阐明了“如何结合”和“结合如何”的问题。他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内在的结合而不是外在的附加。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编审储峰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结合、相融通的文化共性,二者拥有相通的社会理想、人文旨趣和务实品格,根本上具有内在统一性。要在回应和解答中国之需和时代之问中,从理论创新、文化发展、文明演进等多个维度认识和推进“第二个结合”。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力”出发,提出“两个结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内化为自己的“政党基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余永跃认为,“两个结合”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二者在主体上相一致、在要素上相耦合、在目标上相统一,都指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一种现代文明形态,更是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应的文明形态,是伟大复兴的文明表达与文明诠释。

  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指引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喻立平基于中西现代化的特质对比,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他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内在规律性、功能作用、建构路径三个维度,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以中华农耕文明为重要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融通中西、熔铸古今的现代文化。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柳礼泉提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精神力量的重大作用体现在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凝聚民心、为探索中国式农业强国之路砥砺人心、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筑同心、为提升我国全球农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信心。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星亮以农业院校办学实践和自身开展的实地调研为例,具体阐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结合多方力量推动创新发展,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实现协调发展,从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和科学的路径三个维度把握绿色发展,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实现开放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推动共享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志强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全面解析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梳理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演进的四个阶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社会实践等丰富经验,号召涉农高校马院扛起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担当。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伟军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科学内涵论、战略地位论、战略目标论、重大任务论、优先发展论、“四化同步”发展论、关键论、道路论等八个方面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他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存在着清晰的内在逻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定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维指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选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基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主旨报告环节由梁伟军、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霍军亮主持。分组研讨环节,50位学者分别围绕“两个结合”与农业强国、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转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乡村振兴等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供稿: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